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4月20日 佛历2564年
【第42颗钻石】
ཐེག་བསྡུས་ལས།ཐབས་ཆེན་རྣམས་དང་ལྡན་པ་ལ།།ཉོན་མོངས་བྱང་ཆུབ་ཡན་ལག་འགྱུར།།འཁོར་བ་ཞི་བའི་བདེ་བ་ལ།།དེ་ལྟར་རྒྱལ་སྲས་བསམ་མི་ཁྱབ།།ཅེས་གསུངས
《摄大乘论》:
具足大方便,烦恼菩提支,
轮回寂法性,如来不可思。
烦恼有没有自性?
劣道者 认为烦恼有自性,依靠道断尽烦恼后获得涅槃,以耽著轮回与涅槃为过患与功德的强烈心态断除轮回、趋入寂灭。
菩萨 善巧烦恼无自性而以烦恼赐解脱的方便,具足无分别智慧。虽然不舍轮回但也不为轮回过患所染而行菩萨行,最终获得不住有寂之涅槃,由此宣说了以无分别的无缘智慧证悟轮涅等性之理。
如《般若十万颂》中云:“除贪外出离贪我未宣说”,同样也宣说了嗔、痴,密意是说以贪出离贪,并非以他法出离,除了法界以外无有其余法,一切法的实相或体性或自性决定是法界真如,除它以外的法尘许也不存在,为此佛陀考虑到是以贪等出离贪等才如此宣说。
烦恼自性本来清净,如果了知烦恼以烦恼自解脱,则不需要寻找其他对治。假设自本性未解脱的一个烦恼存在,那么谁也无法解开,也无可断除。
因此,
1、因相乘的了义经中说诸法本来无缚无解。
2、果密乘也是如此,《喜金刚续第二瑜伽清净品》中说:“决定一切法,清净真如性”等,又云:“自证性清净,非以他净解”等,这些是同一密意要点而无有差别。
同样所说“无明与菩提相同”,也是指除法界外其余的法不存在,因此说烦恼自性是菩提的本体,具慧菩萨了知佛陀的密意是如此后这般承许。如经中说“烦恼即菩提金刚基”等。
那是没有如理了知密意,他们不知贪等是真如性,耽著某某相状而受束缚,菩萨证悟贪等是真如法界自性而如理趋入,因此从平庸自相的贪等中解脱。
所以,以贪等解脱贪等,不缘贪等有实性与相状也不生任何贪、嗔。证悟了贪等自性,将现前原本灭尽或原本无生之义,获得尽智、无生智的大菩提。
理解为贪等存在同时有朝一日灭尽它而在自相续中不再生起的声闻菩提对真如愚昧,如《现观庄严论》云:“若有余实法,而于所知上,说师尽诸障,吾以彼为奇。”圣者无著在《摄大乘论》的甚深法身偈中说:“具足大方便,烦恼菩提支,轮回寂法性,如来不可思。”宣说了轮回即涅槃,烦恼成为菩提支或道。
因相乘中也明显宣说了,没有以智慧证悟此理无法获得不住有寂边的大菩提。果乘中直言不讳指出随同证悟的殊胜方便之道,因此成立是成佛之捷径。
【上一颗】
【复习回顾】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