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一字值千金,若能背诵,师说:生生世世不堕恶趣,正见不会退失,决定能生起菩提心,是最上的供养!
入行论一字值千金,若能背诵,
法王和老师说:生生世世不堕恶趣,
正见不会退失,决定能生起菩提心,
是对诸佛菩萨和上师最上等的供养!
相关链接:(篇未符有 前4品科判颂词,方便背诵)
入行论背诵,这条路您不孤单!”---比较有效的背诵方法
入行论全10品传承,老师分两次念完:(听了后,对本论的学习和背诵,增加极大的传承加持力)
老师2021-03-16微博
不管我们学什么法,最好深入这部法的世界。否则,浅尝辄止,得少为足,遇到一点点外缘就会退失。
本论的殊胜性:(作者是印度寂天菩萨,文殊菩萨的化现)
(1)流传深远:在印度大概有108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可见当年的印度大德们对本论是何等重视。ZC佛教中,不管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还是我们宁玛派,每个寺院共同认可的、必须要学的一部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不仅如此,ZC佛教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本论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2)华智仁波切在一生中着重宣扬的就是这部论,从他的传记中可以看出,他终生不离的法本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入菩萨行论》。华智仁波切的弟子、讲法最绝的格玛旺波·丹增诺吾,一生中讲过两百多遍《入菩萨行论》。
(3)法王说:菩提心大乘佛法方面,一定要学习《入菩萨行论》,而且XueYuan每年都应讲一遍《入菩萨行论》;作为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十四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入菩萨行论》,最后接近圆寂的时候,也想传讲这部《入菩萨行论》。作为法王的传承弟子,你们应该看看上师如意宝今生对这部论是如何重视的,所以,我们后学者应把《入菩萨行论》当作一生中最殊胜的要诀,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相续。
(4)既是汇集论,也是次第论,还是“解隐论”和“实修论”:为了让后学者只学一个论典就全部通达大乘的教义,寂天菩萨将大乘经论的所有精华汇集于一处,而撰写了这部《入菩萨行论》,学习了它并深入研究,大乘佛法的教义基本上就能完全明白了。这部论典已经将大乘经论的所有内容以非常简单的文字表述出来了,学习了它,很多人的相续肯定会得到一定的调伏。学习本论的时候,应将其作为一生的修行法要。
(5)这部论改变了无数人的内心相续:改变我们一生的可能就是这部《入菩萨行论》。
广解:学习任何一个论典,按照ZCFJ的传统:不仅要通达颂词的意义,而且也要看无著菩萨的科判及讲义内容。
第一个条件:首先要背诵它的颂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说学习五部大论,一定要背诵每部论的颂词。希望你们这次一边听讲,一边随堂把颂词背下来,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如果颂词没有背好,内容恐怕解释得不是特别清楚。《入菩萨行论》并不像五部大论那样,内容比较深,背起来比较费劲,我寺院中的小僧人(大概十几岁)就像念观音心咒那样背得特别熟。去年我们考试的时候,很多六十岁的老菩萨也到考场上背了很多论典,当时他们背得特别精彩。
第二个条件:要知道这部论的科判是怎么立的,整部论大大小小的科判在你的心中清清楚楚。
第三个条件:不看讲义也能解释颂词的字面意思。
第四个条件:对每一品所宣讲的内容或者颂词的大概意思进行研讨分析,不仅要在字面上通达,还要总结它的要义,对每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破析研究。如果你没有这样,光从字面上简单滑过去,这不叫学习论典,只不过在听传承而已。
读一读以下有关于背诵此论的教言,
体会 为何背诵本论 有不可思议的利益:
广释:我想你们大多数人发愿要背诵全论,若能真正圆满背诵,那是对诸佛菩萨、上师的最上供养!而且以此论的加持,生生世世都不会堕恶趣,也不会入邪见!
广释:上师如意宝也是屡次督促我们,今年内一定要圆满背诵此论,而且强调说:“只要能很好地背诵此论,依我和历代传承上师的加持,你们今后修行见解不会退失,相续中也决定会生起菩提心。” 我们如果能反复诵此论,其中的义理渐渐地在自心留下深刻印象,由此便能习以为常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广释:1999 年始,法王为八千余名弟子传讲了《入菩萨行》之大疏,引导众弟子发菩提心,趋入大乘菩萨之见行;此时XueYuan中有688 名常住求法的汉族四众弟子,暂住的也有百余人,同时有383 名修习者发愿背诵《入菩萨行》。
广释:大家每天闻思此论,背诵颂文,参加讲考,阅读有关菩提心的各种经论等,应依各种方便,全力以赴,未生菩提心者使之生起,已生者令稳固、增上,此是你们生生世世之大计,千万不要忽视。
广释:我们这次学习《入行论》,主要放在实修方面。我讲解某个颂词,要求你们熟悉背诵这个颂词,并且切实按其意义去实践修行,不要仅仅听个传承而已。
广释:上师如意宝在讲这段时说:“今年在闻思《入行论》的过程中,有些有智慧的人变成了愚者,笨拙的人变成了智者。” 这是什么意思呢?本来有些人智慧不错,但是他对《入行论》起了慢心,没有去背诵,也未深入思维其意义,依教对治习气,这样也就没有获益,与愚笨者无异;如果一个笨拙者,他老老实实地按上师的吩咐,将全论背诵得很熟练,仔细地听闻思考论中每一句偈语,使自相续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变成了智者。
广释:若欲真正通达此论者,必须按上师教导,自己仔细听闻、思维论义、背诵全论,这样也就能做到通晓论义,并能真实地对治恶业习气。
法师:尤其是大恩老师广弘《入行论》,很多出家人、在家人,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的人,在深山修行的人、在都市里面工作的人,他们在接触、学习《入行论》之后,都非常喜欢《入行论》的法义。很多人背诵颂词,很多人发愿一辈子实修颂词,学习《入行论》的心得也写得非常非常多,这都是发自内心对《入行论》的赞叹。
广解:大家若能把寂天论师的颂词全部背下来,那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实在不行的话,背诵前四品的颂词也可以,去年我寺院里的三十多个小喇嘛,就是把前四品全部背诵了。你们有些人虽然时间特别紧,工作特别忙,但学习不下一点功夫,恐怕是学不到什么知识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过去的高僧大德对五部大论是如何背诵的,我们XueYuan的人每年要背多少论典,现在有些道友同时在背《量理宝藏论》、《入菩萨行论》、《定解宝灯论》、《大圆满心性休息》,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你们背《入菩萨行论》实在有困难的话,除了老年人以外,最起码也要背诵前四品。
广解:前两天网上有好多人在背诵《入菩萨行论》,这两天又没有动静了,第二品还没讲完就倒下去了,看来有些人的闻思只是表面上而已。昨天快上课的时候,我家来了一个小和尚,我问了一下他的背诵,《入菩萨行论》、《定解宝灯论》、《四百论》、《解义慧剑》都已经背完了,现在正在背《量理宝藏论》。他用的时间不到半年,只是这学期开始到现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背了这么多的论典,如此一来,他对其中的内容一定会有所认识的。但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入菩萨行论》有一千多个颂词,我的天哪!这么多啊,我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呀?”你们整天睡懒觉、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做这些有的是时间,无始以来都成你的专业了,你专门是搞这一行的(下面有人爆笑)……
广解:上师如意宝在宣讲这个窍诀时也说:“只要能背诵《入菩萨行论》,依靠我们传承上师的加持,今后你们的正见不会退失,相续中决定能生起菩提心。” 上师的金刚语永远也不会欺惑我们,所以大家一定要下功夫,最好能背诵这部论典;
广解:鉴于此,上师要求大家尽量背诵《入行论》,以其内容逐字逐句地对照自己。否则,只听不修的话,法在这面、心在那边,法永远也没有机会融入自相续。因此大家一定要以这部法来经常衡量自己,这样,一部法听完了以后,自己会有非常大的改变。不然的话,光是理论上通达而没有结合自相续,利益也不是特别大。
广解:我们很多道友非常不错,年末考试时,几百个人一起圆满地背诵《入行论》全颂(共十品,一千多颂),这种场面十分惊人。就我个人而言,也觉得非常开心,看到这么多僧众把所有颂词全部背完,真是由衷地随喜。一般在城市里或其他佛教团体中,像我们这样通过研讨、辩论、笔考,非常严格地学习《入行论》,基本上是没有的。仅仅是词句上的背诵,恐怕很多人也做不到。
广解:我经常这样想: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应该在十几年、二十几年中学习佛法、闻思佛法,这样自己的见解才会稳固,否则,短暂的时间内学一点,而且学得也不是很踏实,那这种见解不一定永恒存在。尤其是有缘分的话,应该从小就背诵串习大乘经论。。刚才还没有上课时,一个9岁的新加坡小孩,在电话里给我背《入行论》的一至五品,他背得特别好,我心里真的很高兴,但后来快要上课了,时间来不及我就下来了。9岁的孩子能背《入行论》,而且背得很快,那他长大以后,不管受到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会有一种佛教的方向感,做任何事情都不会离开慈悲和智慧。作为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教育还是非常重要。
广解:这里的偈颂,每个大乘佛教徒一定要重视,要背诵,记在心里面,平时的言行举止应该以这样的教言来摄持。否则,我们自以为是大乘修行人,可是不要说在实际行动中利益众生,有时候连名称上也算不上大乘佛教徒。
广解:大家一定要遵循上师、佛陀的教言。为什么我经常强调要背诵?如果背诵了,你所理解的教言不会太离谱,与诸佛菩萨的经教非常接近。否则,我们的分别念是不可靠的,想什么就认为是佛教,实际上并不是诸佛菩萨的殊胜窍诀。
广解:最近这种气氛也非常不错,虽然冬天的天气很冷,但男众女众早上五六点钟就起来背诵,晚上很晚了还在一心专注经论。我有时候看到了,心里还是非常舒服,觉得这种人身是有意义的。背诵是最大的供养啊!过段时间考试,诸佛菩萨最欢喜的就是背诵!
《入行论》一字值千金:《智慧品》传讲之初,堪布仁波切就先指明背诵颂词的必要性:“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家应该尝试背诵《智慧品》。因为我讲一遍的话,不一定全部人都能听明白;就算能听明白,也只是表层的理解,再往下探究的话,背后有很深奥的哲理。我们不断背诵的话,会不断思考它的意思,每一次的背诵都会有新的领悟,所以背诵很有必要。你看这里往下讲的,真的很重要。如果说世界上存在一字千金的话,《智慧品》从头到尾每一个字都有黄金般的价值。藏地有一个说法,曾经有一个人以一匹马的代价刻了六字真言,他自己觉得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之后他向上师做了汇报,上师跟他讲:工钱还不够,一个字就值一匹马,六字真言要供养六匹马,他最后就送了六匹马,支付了不菲的工钱。按这个说法,如果你足够富有的话,《智慧品》的每一个字供养一匹马也值得,真的是一字千金。”
------- 前四品 图片:科判 + 颂词 -------
科判说明:以下为图片式科判。文字和宽度大小,根据手机做了调整,以便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手机背诵。其中,善说海科判是无著菩萨给入行论安立的科判,明镜义是华智仁波切给入行论安立的科判,任选其中一种,按照科判的思路背诵都可以。
第一品 科判(善说海、明镜义):
第一品 善说海 科判
第一品 明镜义 科判
第二品科判(善说海、明镜义):
第二品 善说海 科判
第二品 明镜义 科判
第三品科判(善说海、明镜义):
第三品 善说海 科判
第三品 明镜义 科判
第四品科判(善说海、明镜义):
第四品 善说海 科判
第四品 明镜义 科判
为了利益众生,
祈愿自心相续能快速生起,
真实无伪,永不退转的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