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为什么大乘佛子对于世出世间的所有学问都要精通(附殊胜日提醒)
殊
胜
日
2017年9月15日,农历七月廿五,藏历火鸡年(具醉月),一切女性本尊及空行母会集荟供日、供养龙王日、烟供火供吉祥日。
2017年9月9日-9月15日,药王星开始出现,为期7天。药王星当空的7天内,江河湖海等一切水源皆具药性,用来沐浴,对遣除疾病,身心健康有极大作用。
佛子不需学,
毕竟皆无有,
善学若如是,
福德焉不至?
一切大乘佛子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知识,世出世间的所有学问,全部都应一一了解、一一精通。若能如此行持,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了达一切学处的智者,哪会有不成福德之事呢?绝对不会有。因为他精通万法并非为了自己,而是圆满利他的一种方便,纯粹是为了饶益众生。
一个人发了无上菩提心后,必须要学习广博的知识,不要认为只要念观音心咒、《金刚经》就可以了,只要在某地闭关专修就可以了。有些人刚出家就有这种心态,有些居士也有这种心态,始终对广大的知识没有兴趣,这是一个大毛病,这种行为相当不好!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为了引导不同众生,必须要通达一切知识,比如工巧明、医学明、因明、内明、声明学,以及诗学、辞藻学、天文、历算等小五明。哪怕明天死亡将至,也要只争朝夕地精进学习,诚如萨迦班智达所言:“即使明早要死亡,亦应学习诸知识。”
若没有修学一切知识的希求心,一方面不能成就遍知佛果,另外也不能饶益一切众生。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圣者不成佛,为制服摄他,自知而学之。”意思是说,菩萨若未精通五明,不可能获得一切智智的佛果,尤其在利益众生时,为了制服对佛教具有成见者,也为了摄受与佛教有因缘者,菩萨必须通达一切知识,如此才能圆满自他二利。麦彭仁波切在《诗学注释》中也引用过这个教证,并引用佛经进一步说明,大乘行人必须精通五明。
有些人刚开始皈依佛门,就像声闻一样发自私自利的寂静心,想独自去找一个上师修行,只求自己快点成佛,其他什么都不管,这种心态不符合大乘教义。要知道,不精通五明的佛,整个世界上也没有,智悲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都说了,只有如所有智、没有尽所有智的一个笨笨的佛,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所以,从自利角度来讲,要获得佛果,一定要精通所有学问。
另一方面,作为大乘修学者,如果要利益众生,没有通达五明及世间知识的话,那怎么摄受他们呢?在你的利众范围内,只能摄受一部分众生,对其他众生就一筹莫展,这是不行的。所以,自己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但要精通佛教的内容,佛陀还开许我们研究外道的典籍。大乘行人不能把目光放得太近了,而应从远处考虑,天文地理、商贸农业等知识全部要了解,如此才有摄受众生的智慧和能力。
我看到国外的有些大德,经常拿一些钟表自己修,有些人采访他时,他说:“我非常欢喜琢磨这些,但有时候弄不好,就把它搞坏了。”然后边笑边说一些自己的经历。依靠他的这种智慧与摄受,后来许许多多的人皈入了佛门。
《影尘回忆录》中也有一段:倓虚法师有个老同学,是钟表铺的经理。他对出家人很看不起,说:“你们这些和尚,一点活不干,只会消耗,不能替国家生产。如果每个人都去当和尚,一动不动,还成什么世界?”法师说:“你不知道和尚是不能动的,一动世界就不安了!”“我不明白这个意思,你说说看。”“且不说别的,你是钟表铺的经理,知道钟表是怎样形成的吧?”“当然知道了!里面有大轮子、小轮子、油丝、发条,还有许多小零件凑合起来。”“这些东西都安在什么上?”“安在大轴上!”“这些大轮子、小轮子都得动吧?”“对呀。有动得快的,有动得慢的,都得动,一不动就出毛病了。”“那大轴也动吧?”“大轴哪能动?一动钟表就坏了,没有准了!”法师说:“我告诉你吧,和尚就是‘世界的大轴’,和尚不能动,一动世界就乱了。你想,和尚要不为国家祈福,不去改善人心,偏要让他做别的事,如果人心都失去了正常状态,世界哪能不乱呢?”说到这里,他低下头去沉思了半天,说:“算你说得对吧!”
这个简单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倓虚大师特别善于应机施教。《影尘回忆录》中记载,他遇到基督教徒,就用基督教的语言,遇到农民,就用农民的语言,在不同层次人的面前,总有共同语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恰到好处地说服他们。如果这些都不懂,只知道一点中观唯识,用佛教理论跟钟表经理辩驳,那别人肯定不屑一顾,根本不会对佛法产生信心。所以,先要了解对方的行业爱好,然后用他熟悉的道理和语言来引导,才会有很强的摄受力。
因此,若想成为一名大乘修学者,千万不要说什么都不用学。现在有些人经常说:“我们什么都不要学,念一句佛号就行了。”“我是学大圆满的,什么都不用学。”其实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说,要通达大圆满的本来清净,必须先通达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中也说了:“想懂得我密法的究竟境界,必须先精通世间的一切知识。”
所以在大乘佛教中,通达五明到底是什么地位,这一点务必要了解。如果你没有了解,恐怕很多事情不一定圆满。尤其是利益众生和自己成佛,是弥勒菩萨说的两个关键问题,如果没有通达一切知识,既不能圆满利益众生,也不能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很多人非要专门固定自己的修行,觉得时间一定要空出来,什么干扰都要远离,但这样的话,能有多少时间修行也很难说,所以,修行的时间和环境不要定下来,只要自己的心能约束,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