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珍藏版】索达吉堪布和慈诚罗珠堪布合影照及珍贵教言 Back

【珍藏版】索达吉堪布和慈诚罗珠堪布合影照及珍贵教言

智悲花开 2020-06-09





这是1995年我跟上师如意宝在新加坡的照片,不经意中看到了它,不敢触摸的记忆由此打开,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当年的美好画面……



上师啊,昔日我扶过您的手,至今还留有您的味道;曾经我得过您的法,至今还在血液中流淌;过去我听过您的教言,至今还在耳畔回荡。虽然您的色身离开了我,但您的智慧法身从未远去,仍如当日一般,是我一切的源泉。



法王的名称中就有“如意宝”,他老人家也说过:“谁叫我如意宝的话,我能对他起到如意宝的作用。”所以,若常祈祷法王如意宝,一定会获得智慧和悲心,将来也会越来越吉祥、圆满!
——慈诚罗珠堪布



前几天听说您病重,我放下手头所有事情,连夜从佛学院赶去成都探望。见到我,您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拉住我的手,一字一字交代:“要不断地讲经说法,利益众生!”这是您留下的最后教言。这个教言、这个场景,永远刻在我心深处。
——索达吉堪布


德巴堪布祈祷文
麦彭上师加持入心间,根桑上师教传无二得,
晋美上师窍诀融于意,祈祷嘉扬智比罗珠尊。



作为一个想真正修行佛法的人,我们也应如此将就着每天吃一点白菜、两碗米饭,身上穿一件像济公和尚的破衣就可以了,晚上十二点到四点之间拿件厚一点的衣被一裹,随便睡上一觉。除了这些,每天享受无上甘露法味,其他什么事情也不用管了。这样的日子,是无缘之人无法享受到的快乐!
——索达吉堪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色达 · 喇荣

五明佛学院

......

青年时期

慈诚罗珠堪布 VS 学院大堪布们


一动一静,

一坐一立,

世界早已经在他们心中!


一问一答,

一喝一叱,

直至抵达佛法真意!



真正能够让上师高兴的,就是如理如法认真修行。若真能这样,不但上师欢喜,而且十方诸佛菩萨都会欢喜。
——慈诚罗珠堪布


我想起了上师如意宝的甚深誓愿——当时去五台山的唯一目的,就是想把佛法广泛弘扬到汉地为主的世界各个地方。

当时我25岁,人还没有成熟,再加上《五台山志》中有很多现见文殊菩萨的史实,所以我跟法王去五台山的目的,只是强烈渴望见到文殊菩萨,并未想到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当时我依止上师已两年多,虽然上师每堂课都在提,但自己内心并未深深认可。现在依靠其他因缘,上师的一言一行或一举一动在脑海中浮现时,就觉得大菩萨的密意深不可测。

也许过了几十年后才明白一点,“哦,原来老人家的密意是这样的!”当时上师说:“从明年开始,我们要摄受很多汉族四众弟子。”当时很多老修行人都觉得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但后来大家都看到了一些不共的缘起。   
——索达吉堪布


本来慈诚罗珠堪布还有很繁重的教学任务,但为了把从各地集中的放生款用到实处,使更多的众生能够获得解脱,他每年都在百忙中抽出一段时间来亲自放生。
——索达吉堪布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亲人,朋友送给我们的一切都带不走,但佛陀赐给我们的善意和智慧,却是可以带走的。
——慈诚罗珠堪布


若能如理如法地修行,尤其对三宝、四谛有无欺的信心,这种人像拥有摩尼宝一样,不可能感受丝毫贫穷。只要他永远不舍弃三宝,即使身体不好、心情不好,也得到了所有获得中最大的获得。
——索达吉堪布


我是一个自大骄傲并且极具嫉妒心和争强好胜的人,所以由我这样一个人说出来,只对这两位堪布有最崇高的敬意,大家真的应该听进心里面,因为我不轻易也很难讲出这样的话。
——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觉得,帮助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佛教的甘露妙药,医治众生无始以来非常严重的贪嗔痴病。所以,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中,一定要随着释迦牟尼佛的足迹去走、去学,要从心坎深处、骨髓里面,生起坚定不移信心,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文字上。哪怕成千上万人来批判你,说你的行为不对,也不会退转,这才叫真正坚固的信心。有了这样的信心,在弘法利生过程绝对成功
——索达吉堪布


只有为别人,才能真正为自己。法王如意宝也经常强调:“生火烧柴以后,不用特意去求,灰烬也会自然产生。同样,一个人若有强烈的利他心,不用刻意去争取,自己的利益也能无勤成办。” 
——索达吉堪布


我们要明白,六道轮回不是造物主或任何人格化的神所创造或安排的,也不是无因无缘的一种偶然,而是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因就是我执。
——慈诚罗珠堪布


痛苦的时候,因为痛苦而不修行;快乐的时候,因为快乐而不修行;不苦不乐的时候,因为忙碌而不修行。那么,什么时候才会修行呢?
——索达吉堪布


如果没有来世,则所有的努力,都只能为了今生,而不能有别的生命追求;离世的亲人,永远无法重逢;一切奋斗与拼搏,都只能因为死亡而嘎然结束。这是多么绝望、悲观、消极的人生观啊!
——慈诚罗珠堪布



如果一个人,真正懂得生老病死,以及整个轮回的过患和痛苦,他就会尽早选择修行的道路,这是千真万确、一点都不可惜的。
—— 索达吉堪布



我们的身心随业风所吹,犹如柳絮般无有定所,不知道明天会吹到哪里?明年会吹到哪里?来世会吹到哪里?不知道~
——索达吉堪布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观修外面的一百种法,也不如观心一法殊胜。”
——索达吉堪布



不过,即使证悟了空性,外表上也要随顺众生。莲花生大士曾云:“纵使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也即是说,见解要开放、高妙,但行为一定要保守、谨慎。 
 ——慈诚罗珠堪布



世人喜欢以光阴比喻时间,而我更喜欢把它想象成一条一去不复返的河流。
——索达吉堪布



当然,并不是任何上师都能给予加持,必须依止有加持能力的上师才可以得到加持。就如同杯中要有水才可以喝了止渴,如果是空杯,再怎么倒也无法用来止渴一样。
——慈诚罗珠堪布


我看城市里的很多人,做饭吃饭要用两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话,早上两个小时、中午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还要睡八个小时,中间还有许多分别妄念,那一天剩下多少呢?
——索达吉堪布


佛教把爱分为两种:小爱和大爱。小爱就是对家人、亲戚、朋友的爱,是自私自利、有条件的爱。大爱就是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整个生命的爱心。希望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幸福、远离痛苦的爱。
——慈诚罗珠堪布

   
要知道,越是靠近大乘佛法、越是靠近密宗,就越会知道一切都是众生的无明在作怪,除此以外根本没有其他因。
——索达吉堪布

    

在佛教的最高层次上,甚至梦也不存在,一切全是空性,是一种与光明无二无别的境界。但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之前,我们要想打破实有执著,用梦来比喻是非常适合的。
——索达吉堪布


加行的修法如果修得比较好,就有控制、断除轮回的希望。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光是到庙里烧烧香、拜拜佛,能不能消灭轮回的根源呢?这些与轮回没有任何直接冲突,所以是不能消灭轮回的。
——慈诚罗珠堪布


“一切都是上师的显现”,意思是说,当修行人从证悟境界当中出来的时候,虽然眼睛可以看到色法,耳朵可以听到声音,但却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切都是心的本性光明的现象,所以称之为“上师的显现”。只有证悟了大圆满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慈诚罗珠堪


凡是学过般若或中观的人都清楚,“我”跟石女的儿子和兔角没有任何差别,与我有关的一切相绝对不是最究竟的实相。所以在真正的智慧面前,包括我入定、我出定,以及一切有实、无实等相全都没有。
——索达吉堪布


就像宗喀巴大师一样,真正的修行人、成就者,都非常谦虚。除非有把真实情况讲给大家,让听众增长信心的必要,才会偶尔说出一点自己的功德。在没有必要时,都是尽量宣说别人的功德,掩饰别人的过失;隐藏自己的功德,并在大家面前发露忏悔自己的过失
——慈诚罗珠堪布


真正有修行的人,心一定很柔软,不会特别刚强,而且常怀慈悲心,与众生交流时,姿态也非常谦卑、和悦,不会为了一点点小事,就让大家彼此不开心,甚至让周围的人也特别痛苦。
——索达吉堪布


在修加行时,先把粗大的轮回因断除;然后在证悟空性时,细微的轮回因也可消灭。最后,所有粗细因都推翻了,轮回就会停下来。好比一辆汽车,在燃料全部耗尽时,只有停滞不前,无法继续行驶。
——慈诚罗珠堪布


如果一个人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痛苦自然可以转化。遭遇任何违缘和障碍时,让心放松是得快乐的秘诀。藏巴加惹说:“心若精进地去执着,痛苦和贪嗔永无间断,若了知令自心放松的方法,快乐将永不分离。”
——索达吉堪布


无论是显宗的法或者密宗的法、小乘的法或者大乘的法,诸法的意义、结果均为一体——那就是断除我执。这是所有修法的唯一目的。
——慈诚罗珠堪布


世间的所谓快乐,不过是轮回的因。对这种如幻之乐越贪执,只会被轮回漩涡裹得越紧。只有彻底放下我执,方能获得永恒之真乐!

——索达吉堪布



那什么才是修行的标准呢?最关键的,是自己在观察自己的时候问心无愧,没有发现什么很严重的违背大乘或小乘佛法的过失。
——慈诚罗珠堪布


万法唯心所造,一切苦乐悉皆如梦如幻,烦恼和痛苦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别人对你的辱骂或者赞叹都是无利无害的。当然,如果是没有修证的人,虽然嘴上会说这些道理,但是身体不好、心情不好时照样痛苦不堪。如果是有修行境界的人,一切成败、美丑、好坏对他们而言都如同浮云或者游戏,不会有任何得失的苦乐,即使有苦乐也是示现,做什么事都没有烦恼,弘法利生也非常顺利。
——索达吉堪布


这里所讲的欢喜是指什么呢?此处所说的欢喜,不是无因无缘的欢喜,而是在遇到健康、顺利、发财等等,以及遇到生病、家破人亡等世间人最不愿意接受,最不希望出现的痛苦、困难、魔障的时候,都会同样地高兴。


为什么要高兴呢?因为我们有能力把遇到的所有境遇转为道用,使其变成修行的顺缘,增长自己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等修行上的功德。

——慈诚罗珠堪布



以清净心意幻供养诸佛菩萨,远远超过了以染污心供养世间七宝的功德。对上师最上等的供养不是财物,而是修行。
——索达吉堪布


现证如来藏的最佳方式,是密宗或禅宗里面所讲的,不需要逻辑与观察,就是把心静下来,让心自己去体会自己的本性。


但在此之前,最好先把外加行、内加行等所有加行修完,然后修两三年的寂止修法,当心静下来以后,自己去观心。

——慈诚罗珠堪布




作为修行人,念珠应该不离身体。平时戴在脖子上,睡觉时放在干净处,不能跨越、踩踏,要当成佛像、法宝一样恭敬,因为它是功德所依。
——索达吉堪布


佛经里面讲过:能在人间过着比较幸福的生活,同时又有机会闻思修行,才是人间顶级的高端享受,是真正的福报,人间的幸福顶多不过如此了。在轮回当中能同时拥有二者的人是非常稀有罕见的。
——慈诚罗珠堪布


所有的大恩上师,无论是集体开示、还是单独传授时,都非常重视并再三强调增长善根的唯一窍诀——三殊胜。
——索达吉堪布


要用福报去换佛法,然后用佛法去换取更深层、更恒久的幸福。让幸福生活与闻思修行,成为相互促进的因缘。
——慈诚罗珠堪布


世间上的多数人,百年之内决定已死,未来的一切事也一模一样,你应该看一看,老年人、年轻人,还有跟自己同龄的人,他们都纷纷地离开了这个世间,我也会跟他们一样,不离这个本性。
——索达吉堪布


上师瑜伽虽然是五加行中最后的修法,但上师瑜伽却是证悟大圆满最殊胜的途径。平时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都离不开上师瑜伽的修法。


证悟大圆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广泛闻思,继而修出离心、菩提心、曼茶罗,行菩萨道积累大量资粮。当资粮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证悟空性;另外一种,是依靠具德上师的加持。


得到具德上师加持的前提,是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越强烈,就越能得到加持。

——慈诚罗珠堪布




喇 嘛 千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