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丨《普贤行愿品释》第03课
//法师辅导
1.末法时期如何护持我们的修行?
现状:
从末法时期的角度来说,处在五浊恶世,烦恼极其炽盛的环境,修行人自己要想保住自身的修行并不太容易。
护持之法:
①借助外力的作用,随顺传承上师的教言去发愿是不可缺少的;
②常常祈祷上师三宝、本尊护法来护持自身的修行,这一点非常重要;
③自身的努力也是很重要因缘;
每一个因缘都要具足最终才能长出一个非常良好丰硕的果实。
2. 《普贤行愿品》的精髓是什么?
《普贤行愿品》的精髓有两个:一个是弘扬佛法,一个是利益众生 。
3. 在家居士弘扬佛法过程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要有弘法意乐:我们自己在平时闻思修行的过程中,要尽量给别人宣讲,哪怕是一句的道理,哪怕你的对境只有一个人听,甚至你的对境只有一个旁生听,心里面要有这样的意乐。我们要了知,让众生在相续中增长善根的功德是最大的,而增长他人善根最好的方便方法就是宣扬佛法,能够起到直接利众的作用。
②要有善巧方便:在非佛教环境给人家讲佛法,人家会觉得很奇怪,那我们就要换一种方式——把正确的道理讲一下,不用去挂佛教的名头。关键是要从世间的角度,对方能够理解的角度,把真实正确的道理讲出来,遣除他一定程度上的一些偏见、邪见,哪怕让别人产生一种合理性的怀疑,这个功德都不可思议。
③要有清净的发心:如果发心不清净,比如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得多、相续当中能够体现出优越感、甚至为了得到名闻利养等。不管讲的好与坏,主要是讲法目的如果不纯净,这种讲法就是不合理的。
4. 祈请佛陀和高僧大德长久住世都有哪些必要性?
①佛陀、善知识能够直接利众:我们虽然没有渡众的能力,但只要佛陀或者这些末法时期真正具相的善知识能够久住世间一天,就能够直接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像佛陀那种力量能够让众生直接获得解脱。
②长久住世需要建立缘起:在名言当中佛陀或善知识住世也是因缘法,需要符合缘起规律。如果没有人祈请,那么佛陀、高僧大德长久住世的因缘就不存在。
③祈请住世可获殊胜功德:若因为你请法或请佛陀长久住世的因缘,而令佛陀住世利益无量众生,这种功德作为一般凡夫修行人是很难证到的。同样,因为再再劝请高僧大德长久住世,依这种缘起,会对世间众生起到很大的饶益作用,这种饶益的功德我们也能获得。
④培积福报对修行非常重要: 想要获得修行的顺缘,最起码也应该有最基本的修行资粮;要想变成一个清净的圣者,要想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没有大福报是不可能的;临命终时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圣者菩萨,培积福报,顺缘概率才会比较高。
5.如何正确认识佛陀示现涅槃?
①如来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只有化身会示现成道之相、出生之相、涅槃之相,化身即便是示现涅槃,也是依靠十种必要的缘故。
②上师引用《华严经》宣讲涅槃的十种意义:
A.示一切行实无常故;
B.示一起有为非安隐故;
C.示大涅槃是安隐处,无怖畏故;
D.示无常法令其愿诸净法身故;
E.示无常力不可转故;
F.示一切有为不随心住,不自在故:一切有为法随明言当中这种因缘规律因缘聚散,无法控制;
G.示一切三有皆如幻化不坚牢故;
H.示涅槃性究竟不坚牢不可坏故;
I.示一切法无生无起,而有聚集而坏散相故;
K.诸佛世尊做佛事已,所愿满已,转法轮已,因化度者皆化度已。
6. 怎样做才是真实意义上的祈请上师长久住世?
①正确见解:真实意义上的祈请上师长久住世,主要是要依教奉行。上师最重视的,就是对弟子到底有没有利益;上师最欢喜的,就是看到自己真的对弟子起到一种利益的作用,弟子的善根真的在成长,弟子的相续在成熟,弟子甚至自己开始慢慢的去做弘法利生的事情,这是上师最欣慰的,最高兴的,上师就会愿意留在这里。
②错误行为:佛法当中师徒之间的缘分,主要是建立在法上面,这点很重要。其他整天粘着上师,整天给上师做好吃的,送好东西,这些都不起实际的作用。
7. 什么是回向?具体应该如何理解?
①什么是回向:《大乘义章》中讲“回己善法,有所趋向”,意思就是说回转自己的所修积的善法,然后让他趋向到某一个方向当中去。
②如何理解:比如本师释迦牟尼佛和两大弟子目犍连和舍利子,某一世同为三个小孩子,都是把自己的项圈供养给当时的佛陀,然后本师发愿未来能跟这位佛陀一样,而另外两个小孩发愿能跟两边的侍者一样,依此因缘最后也成就了相应的果。三个人做了一模一样的善根,但是由于回向的方向不相同最后所获得的果就会不相同。
8.作为大乘行人,我们应该怎样回向?
①有漏福报不可靠:生死轮回长远不可计量,有漏福报再多也终会用尽。(佛陀过去世为国王时,曾供养灯光如来及八十亿阿罗汉七万年,随后又供养他们的舍利塔七万年,以这样的功德全部回向人天安乐福报,然而如今也早已经用尽了。)
②要学会善巧回向:暂时的安乐以及究竟的解脱,两方面都要有。发愿自己在没有成就之前不堕三恶道,生生世世能够获得人天善趣的人身,能够保证修行的缘份,并最终必定获得解脱。
③七支供的殊胜回向:《普贤行愿品》七支供中,最后的回向支“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西方极乐刹,”就是将自他一切众生全部归导于净土,属于净土法门特别殊胜的一种窍决,是很好的。
编辑:定解B07
审核:定解B06
定解E01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