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87 | 修四无量心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议,请一定反复修持
Back
传讲时间:2015. 8 .31
今天我们继续讲《大圆满心性休息》当中的四无量心,讲到了每一个无量心的功德、利益,昨天讲了慈无量心的利益,今天讲悲无量心的利益。我们前面讲,嗔恨心转依为大圆镜智是修慈无量心的功德。那么,修持悲无量心的话,可以对治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心。贪心的本性是三身当中的法身,是四种智慧当中的妙观察智。法身的功德显现时,就像《弥勒五论》《入中论》等论典所讲的一样,佛陀的十力、十八不共法等就会获得。所以大家也应该清楚,如果贪心转依或者说认识贪心的话,它就是无贪的,无贪的本性是妙观察智。《六祖坛经》中经常讲“烦恼即菩提”,烦恼当中有五毒烦恼,菩提有身菩提和智菩提,即最后获得佛果时的所依和能依,能依又分智慧、事业和三身,这里就讲妙观察智。从密法的直指本性方面讲,当我们生起贪心的时候,如果认识它的本性,贪心就是妙观察智。前辈大德们都是通过密宗的直指方法,让你认识自己心灵真正的本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依喜无有嫉妒心,”通过修行喜无量心,最后就无有嫉妒心。
因为嫉妒心的来源主要是自己没办法欢喜,对吧?别人有善根、有功德的时候,自己心里就闷闷不乐。如果喜无量心修得很好的话,就没有嫉妒心。其实嫉妒心有时候是很可怕的,在嫉妒心比较强的团体和群体当中,大家都不是很快乐。说实在的,在一个上师的身边也好,在一个领导的身边也好,嫉妒心强的人都会给大家带来非常大的痛苦,他自己也不快乐。如果有喜无量心,就不会有嫉妒心,那么当别人拥有任何财富、地位的时候,你不但不会不高兴,还会非常欢喜、很随喜。“获得报身成作智,”这样能获得四身当中的报身及成所作智。“幻化种种不定相,”也可以获得幻化身,即化身。所谓的“种种不定相”,是将来为了度化不同的众生,在他们面前示现的各种形象。比如说,在人面前示现人的形象,在天人面前示现天人的形象,在旁生面前示现旁生的形象,等等。“任运成身即事业。”也就是说,修喜无量心能成就任运之身,任运之身就是佛陀的事业、弘法利生的事业。《现观庄严论》中讲了佛陀的二十七种事业,以二十七种事业能真正度化众生。所以作为大乘佛子,我们要修喜无量心。很多人认为“我相续当中有菩提心”,如果有菩提心的话,应该不会有特别大的嫉妒心,如果别人的善根一点都不随喜,反而嫉妒心特别强烈的话,可能菩提心不一定修得很好吧?一般来讲,可能女性更容易生起嫉妒心。女性本来非常有智慧、聪明、灵活,有很多很多的功德,但是,凭一些经验和其他人的说法,可能女性有时候心比较敏感、敏锐,对很多不需要生嫉妒心的事情也马上生嫉妒心了,这样的话,也给所在的群体带来不快乐。因此希望大家,尤其是有些女性,不管怎么样要尽量对身边的人修一些喜心,心要尽量地宽大。当心里实在是受不了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在外面表现出来。虽然内心当中嫉妒的火燃烧得很厉害,但是这个火焰一直没有出来的话,可能没有他心通的人都不知道。尤其是表演得比较不错的、演技比较高的人,虽然心里面特别特别不高兴,嫉妒心的火很强烈、很旺盛,但是外在很平静、祥和、可爱——虽然这是口是心非的行为,但实际上,这对周围的环境来讲还是很有必要的。修舍无量心,一是能对治五毒里面的傲慢,因为修了舍心之后,慢心就没有了。傲慢是一种不平等的心,《俱舍论》里面讲了七种傲慢。二是对治愚痴。因为舍心的本体是智慧,所以可以对治愚痴的心。然后现前五种智慧里面的平等性智和法界性智,并获得远离一切戏论的本性身。在密宗当中,经常有“金刚身”和“现前菩提身”的说法,在显宗当中也有“本性身”和“现前菩提身”的说法。所以,我们修四无量心的话,很多智慧也会得到的,自相续当中的很多烦恼也可以对治或者压服,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修四无量心还有很多功德。好像在《经庄严论》第十八品里面讲了吧,我记得不是很清楚,我现在还没有翻译到那里,后面部分比较多一点。可以说我也比较苦恼吧,因为之前承诺下一年要给大家译讲一部分,所以又要翻译、又要讲课、又要出去,有时候时间全部都冲在一起,好像不知道怎么样协调。有时候我不接电话或者是不回信息的话,有些人都不高兴,但不高兴也没办法,我也没有恶意,也没有想害哪个人,只是没有时间接电话、看信息,就没办法。所以现在,如果别人给我写一大篇信息的话,有些我根本不回,有些只回“好”“不”“是”,对我来讲,回一个字还是有时间的,但有时候我也看不过来。我希望以后再为大家做一点事情,因为人生是很短暂的。我之前也算过,如果一年翻译一部论典的话,看我还能活几年,我能翻译多少?从很多方面考虑的话,讲经说法也舍不得放下来,做慈善等事情也舍不得放下来,这些如果没有做的话,有些人确实是很可怜的。尤其是,我现在对帮助贫困孩子这方面很有兴趣,比修大圆满更有兴趣。有时候,我会看到一些人很真实的痛苦——他们的感受、哭声和眼泪,如果真正能体会这些的话,我觉得作为大乘佛子不能这样放下来,应该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哪怕能暂时让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稍微离苦得乐,也需要发心去做。所以有时候,可能时间就不太够。我之前看到慈济的证严法师说:“总觉得时间是不够的。”那是好几年前,我当时想:“时间哪有不够的,应该够吧?也没有那么严重啊。”但现在看来,好像时间确实不够。那时她说:“我吃饭不到十分钟就吃完了。”我当时觉得她吃得太快了,但现在就不觉得了,反而认为吃饭应该不需要很长时间。有些时候,我看到有些人慢吞吞的,就觉得这个人好幸福哦!第一,不贪世间。很多人对世间特别眷恋、特别贪恋,但是你四无量心修得很好的话,看到周围有这么多众生贪执世间的名闻利养,就会觉得特别没有意义。第二,修四无量心的话,不会为自己求安乐,因为求自己的安乐是很可笑、很可耻的事情。很多众生都在感受痛苦,因此自己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自己创造快乐上。如果在这方面花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太多的话,就会感觉特别不值得,所以就不会贪图自己的安乐。第三,修四无量心可以压服世间的安乐。比如说,我本来很喜欢世间当中的名声,做善事也许会对我的名声有一些损害,但如果我的相续当中真有四无量心的境界,就不会在意的。再比如,你要救一些特别可怜的众生,也许整个过程对你来讲是很麻烦的——本来这件事不该你做,而你要去承担的话,肯定会有一些麻烦;本来你有一些世间的快乐,当你对这些众生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时候,世间的快乐就没有了,但是如果你有强烈的悲无量心和慈无量心,那你对个人的麻烦、名声的损坏、财产的损耗都不会在乎,只要对众生有一些利益,就心甘情愿放弃自己世间的安乐。这就是四无量心对世间安乐的压服。第四,在轮回当中做善事不会有厌倦之心。一般四无量心不强的人,可能做一两次善事是可以的。我们学院当中有一些病人,有的道友刚开始说:“我要发心,我要发心,我要送病人!”但送下去的时候,病人的脾气也不好,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下一次就谁也不送了,都说:“我不去不去,这不是那么简单啊,我再也不去了!”他就生厌烦心了,以后再也不干了。但是如果有强烈悲心的话,他可能把这件事看作一种享受:“虽然我自己很累,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还是能帮助到众生。”总之,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车疏》里面,从四个方面对此做了分析。为什么要修菩提心呢?菩提心的修法,是发自内心地观想,对境是一个最可怜的众生,此时你会有一种真实的体会,而不是像旁观者一样的心态。所以你要自己去体会、去感受,这种感受跟理论上讲的完全不同。我们为什么要修自他交换,为什么要真正地修行?你自己去观想可怜的众生,再把他们观作自己的父母……大家都知道,自己家里出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很着急:“我爸爸出事了,妈妈出事了,我自己……”那么,我们修大悲菩提心到了一定的时候,任何众生出一些事情,都跟自己家里人出事情一模一样。所以为什么叫“大乘佛子”?因为他对所有众生的责任感跟对自己的责任感完全相同,甚至对众生要超过对自己或亲朋好友的怜悯或关心。在这方面,我们光在理论上知道是不行的。这个四无量心,为什么前辈大德,尤其是在我们宁玛巴华智仁波切和全知麦彭仁波切的传承当中非常非常受重视,而且一般要修很长时间?因为有了很好的基础时,菩提心就很容易修;如果对四无量心没有什么感觉,光是说“我要度化天下无边的一切一切众生”,那这只是说起来很好而已。一般来说,不管是演讲还是做事情,自己没有任何感觉跟真正有感觉、亲自去做了会有天壤之别。我今天已经把四无量心讲完了,这次听课的人也算是非常多的,我也希望你们要修四无量心。也许有些人修完了之后确实能受用一辈子,而有些人听完课就算完了,这样可能没有什么意义。虽然我讲课的时间不是很长,基本上在一个小时当中讲完,也没有耽误你们很多时间,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没有长期用上的话,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四无量心一定要在生活当中去修。去修的话,以后自己很容易以这些大乘教义利益众生。总而言之,四无量心有特别多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这样的道理,导师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的大乘经典当中也有所宣说。《吉祥鬘经》当中说:“谁修四无量,得善逝垂念,功德无有量,超过虚空界。”谁修四无量心的话,会得到十方如来的垂念和加持,其功德无有限量,超越世间,是非常非常大、特别特别多的。《大宝积经》里面也讲:“长夜以慈悲,普念诸众生,以是福德故,得见无量佛。”长期以慈悲心垂念众生,以这个功德,我们能得见无量无边的佛陀。因此,你要修本尊、想得见如来的话,就一定要修四无量心。如果长期这样修的话——你经常观想所有的众生、经常垂念众生,以这个功德就能见到本尊。你看无著菩萨也是这样,他刚开始一直修不成本尊,后来生起真正悲心的时候就见到了。所以,修任何本尊等修行,慈悲心是很重要的。颂词背诵打卡
依悲无贪得法身,现前妙观察智慧,
一切法身之功德,力等十八不共法。
依喜无有嫉妒心,获得报身成作智,
幻化种种不定相,任运成身即事业。
修习舍心无慢痴,现前平等性智慧,
以及法界性智慧,离戏法性本性身。
慈等功德无边际,无等人天导师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