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04 Back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04


[04]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建议在wifi环境下点击播放)

识别二维码

下载WordPPT课件




普贤行愿初机导引

第四讲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②从实际行动做起


那要怎么改呢? 

这就要从现前的事相上做起,它行持起来比较容易,而且效果很直接。否则的话,每天只是高谈理论,一遇到事情,心里只有自私、我慢,再没有别的。这样因循一生,各种恶习气越来越坚固,到临死时就很麻烦。

真正行持时,又要把我执抛开才好。就拿供养来说,我执过重的话,让你供养就肯定不愿意。你会想:我凭什么把自己的钱财给别人?或者说我怎么能做奴隶?怎么可以牺牲我自己等等,就根本做不到供养。

想一想,从小到大,你真正发善心供养过几次呢?不必说别人,对于父母,你有没有发心想要报恩,然后真心诚意地作各种财物,身、语、意方面的供养呢?或者对于世出世间的师长,各种有恩德的人作过供养吗?都没有。就是因为自私心太重,眼里只有自我,根本想不到别人。对于别人的事,连一点点心都用不来,行为上更是做不出,这就是善心和善行被我执严重障蔽的表现

其实,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做,所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为什么不肯做呢?因为心里还没有彻底认同,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发不出一定要做的心。这样的话,口里念《普贤行愿》,说的都是尽法界、虚空界的量,而落实在行动中,却连一个毛孔大的事也不愿意做,这不成了伪善、自欺欺人吗?

当然,现在能力有限,那种境界一时还达不到,但至少要对它有仰慕、希求,发誓一定要达到那种境地,这样你才会开始行动,在实际行为上贯彻。换句话说,虽然现前还修不到那种地步,但目标要定好,而且现在就要随分随力地做。即使还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或者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但起码已经开始启动了。

就像古人说的那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愿意改了,开始发起行动了,就已经有了转变,这样就很好。否则,天天口头上谈得很高,谈来谈去,最后谈得我慢越来越增胜,出现一副假自在、假尊严的样子,或者发展出了各种伪饰、表现等等,全都中了我执的圈套,那就很糟糕了。

那么,第一步就要培养向善之心,之后把它拓展开来,升华到一定程度就有了普贤行。到最后,一切时处无不是善,而且是称合本性的善,是圆满的、周遍的、无尽的善,那时就到了“止于至善”的境地。在这上面现在就要猛利地祈愿,同时也要开始行动,随分随力地做,能做一分是一分

真正实行的时候,对于一点一滴的行为都要细致地检查,然后殷重地修持,这样才能在广大道上逐步展开。这就知道,真正落实到行为上是不舍一尘的,或者说一切行为都要贤善。这一点一定要透过,不然就进入不了普贤行的实际修持。

我们过去总是敷衍了事,执著一个假的空,从而废弃一切善行,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在要从见解上转过来,要知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也就是在任何行为上,都有无数要修的内容,言行举止都必须按照法的要求来做。广大道非常圆满、无一欠缺,所以,无论处在哪种因缘条件下,心念、行为都要往普贤行上走,这都是实际要做的修持。

懂了这一点,才知道为什么修普贤行愿。其实,《普贤行愿》里摄尽了一切菩萨的愿行,它是圆满的,而且成为我们所有行持的蓝图,一旦透过这个缘起,每天就按这么去念修,然后时时检查自己的心行,之后逐步展开,尽量把它贯彻到一切时处,这就叫随学普贤行。也因此,一切无不圆满,无不是普贤行。

这就跟过去执理废事,舍弃不修完全不同,成了事事都修,事事都合于行愿。这上面确实有天壤之别。过去认为,这些全都不是用来修的,自己一直堕在假空里面,什么实际修持也没有。所以,把空理学偏了就会障蔽行持,会以空为借口而废弃一切善行。真正学好了空性不会这样,他会以空性为基础,而建立起一切善行,最终开展出圆满的普贤行

这以后,对于所有的修行,就开始变得认真了,无论做什么都是恭恭敬敬地做好。而且会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虽然不能一下子达到究竟,但自己一直有一个向善之心,不断地在这上面祈愿,这样才能执持《普贤行愿》而不舍离。当然,在行持上暂时可能有些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地逐步做下去,行善的能力会越来越大,障碍也越来越小,转化得越来越充分。这样来学《普贤行愿》,确实会得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利益。


③破除错误观念是首要关键

修《普贤行愿》有两大关键:一是胜解信;二是行愿力。有了这两个条件后,从当下开始行动,这样不久就会顺着这条缘起正道,而展开无量的修行。所以,现前最重要的是因地要正;这又要首先确立正见;这又以破除邪见最为关键。

很多人过去的修行状态,都属于“抱桩摇橹”。口里不断地高喊空性等的口号,心里一直牢牢地拴在我执、我慢,各种假尊严、假自在上面,结果多少年也没办法真正前进一步。如果能把心从桩子上解开,不再随我执而转,那现在就开始前进了,而且是日日进、时时进。所以,障碍不在于其他,就在自心的我执

不仅如此,很多人由于受了现代邪法的教育,错误观念已经熏得非常坚固,所以,不要说改变心念、行为,就连破除观念都很困难。意思就是,如果已经受了现代邪文化的熏染,曾经不断地在心里认同那种观念,那它就会一直在心中起作用。即使比较幸运,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也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努力,邪见才能真正瓦解,真正开始回头,相比过去的人就慢了很多。这就是现代人的可悲之处,但也没有办法,时代的因缘就是如此。


可以看到,熏习了很多错误观念的人,善心就很难发出来,但他很会学知识,这方面很有能力。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当一个人经过现代学校十几年的训练,再加上媒体的各种熏染、推动,在这种环境下,第六意识时时处处都要高速运转,结果人的心就会特别擅长分析、评论,而且能快速掌握知识。换句话说,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大,人的分别心就不得不飞速旋转,否则就跟不上时代。基于这种现状,人们的心就要不断地处理各种信息,再快速地做出各种分判,之后还必须表现一个“我”,把“自我”突显出来。然后再搞出一套冠冕堂皇的说法来包装自我,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态和行为。然而相反方面,却连最基本的因果正见和人伦善道都没有。

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人们的知性和德性会越来越相差悬殊一方面对于学术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强,而且不断地扩张蔓延,发展出了各种错误观念的肿瘤。而在道德品性方面,却一直举步不前,从上小学,开始学知识起,就没有真正前进过几步。这样的话,完全成了一个“畸形人”。长了一个很大的知识脑袋,里面有很多邪见的肿瘤,而且消除它们非常困难、费力,需要用很多手段,经过漫长的治疗过程,才会有所好转。同时,德行的躯体在不断地缩小,已经缩成一个侏儒了。这就是现代人的写照。世间也说,这种人叫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其实,“思想上的巨人”,是一种讽刺的说法,意思是他的我慢越来越扩张,大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而不会恭敬任何人。


由于这个原因,现代人基本都有“反传统”的心理倾向。在他的观念里,已经破掉了过去的伦理道德,认为那些都是教条主义,是不平等待遇。其实,没有诚敬,不能放下自我的话,连世间的一分善法都不会有。想一想,兄弟之间如果没有诚敬,弟弟会尊重哥哥吗?这样哪里能遵守悌道呢?其他的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君礼臣忠等等,也都不会有。这样连世间善道都没有,人与人之间只剩下争夺、对立,那这世界不就成一个大动物园了吗?


而且,有这种观念,想在佛法里获益就很困难。要知道,所有佛法都是师徒之间代代相承下来的,这就表示必须如理依师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而如理依师的关键就在于诚敬。现在很多人心里对此并不认同,包括对于释迦佛说的依师方面的戒律,佛法里最初要求修的礼敬等等,都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导致在现代人眼里,善财童子、常啼菩萨已经成了神话般的存在,根本不晓得那是自己修行的榜样,是必须随学的地方。我们现在口口声声说要学佛法,要依止上师,学习善财童子、常啼菩萨的传记,那你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放下自我,竭诚尽敬地求道?他们的心念、行为都是怎样的?

明白了这一点才知道,我们过去那种观念都错了,现在应该反过来。不相信的话,你去看看那些佛、菩萨以及过去的祖师、成就者们,他们是怎么走过来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先从观念上转变,一点一点地改过,否则很难挽救。如果观念上转不过来,拿不出诚敬,那念修《普贤行愿》就不会有大的效果,完全成了心口不一。

那么,现在就要以礼敬为例,逐步地转变观念。一反过去假自尊的高慢心理,不仅要礼敬,而且是遍礼三世一切佛


有人问:这么礼敬有什么好处?

我们前面讲了善财童子的传记,他就是因为非常诚敬,后来见到一切全是普贤,结果很快就开发了本性。这就说明诚敬是出生乃至圆满善法的根本。相反,如果特别傲慢,像提婆达多一样,那最终只会堕地狱。在世间法上也一样,那些忠臣孝子,鬼神见了都会恭敬,他自己更是现世来世都得福报。而不忠不孝之人,与五逆同伍,死后就直接堕恶趣了。这都是很明显的因果之道。

刚才说要遍礼三世一切佛,就表示对于整个法界当中,过去、现在、未来的凡圣,下至于蚊虫蚂蚁全都要礼敬。而且这个行愿力是遍一切时的,就像经文里说的那样,“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如此广大的行愿。这样的话,如果连礼敬家里人都做不到,连善的一分都不能真心认同,会愿意入到遍一切时处无不礼敬的境地吗?显然成了说大话,实在太羞愧了。

总之,首先要确立正见,把过去错误的观念都扭转过来。否则的话,不懂得这个缘起的道理,没有开启智慧光明,什么样的安乐之道就都无法步入。相反,一旦在缘起上得了胜解,一切安乐的正道都会自然展开。这就是关键。  


④邪见的保护系统

克服邪行很困难。就像抽烟上瘾的人,他会说抽一点没关系,大家都在抽,无伤大雅。实际是改不来,在给自己找理由,但也只是骗自己而已。与此相同,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胜解缘起律,破除错误观念,就不会真正想改过,也就会继续保护过去那个“我”,不愿意彻底否认它,所以会想方设法地找理由。因为,名言的运作规则是,要维护一个东西,就必须拿出根据来。所以,做坏事的人也都很有理由,这就是对自我的一种维护。

要知道,转变错误观念,改正过失,就意味着要摧毁过去的行为系统,这与我执正好相反。所以每到这时,内在的贼头子——我执马上会发生恐慌,因为这要揭我的皮,要破掉过去“自我”那一套东西,这样我执心就不喜欢,不愿意接受,会采取一系列的自我防卫。这时它就派出军师——第六意识为自己开脱,然后第六意识马上编出一套理由,之后就按这么想,按这么去说。这样之后,自我就维护住了,不用再改变了。也就是说,因为内在拒绝改过,所以会拿出一套理由来为自我开脱。这就是内在恶的运作方式,而且是多生累世养成的恶习,没看清楚的话,就会被它骗过。

现在要说的是,如果在观念上没有转变,没有把深层的邪见系统摧毁,人就不会真正改过,还会以更隐蔽的方式继续错下去。而且会伪装得很好,以各种表面形式做掩饰,里面的邪见系统仍然稳如泰山,一直被紧紧地保护着。这时候 ,内在的邪见魔王就开始哈哈大笑:你们都上当了,这里一直是我在指挥着,外面披着学佛人的外衣,里面装扮出大修行者的心识,我从来就没动过。这样的话,学佛几十年都只是装装样子,一点转变也没有,这就叫自我欺骗。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内在到底是怎么运转的。要是发现不了,一念无明来了,就跟佛性混在一起,你还以为这个就是自己。然后它会开始控制整个系统,结果八识系统全都在它的掌握中。第六意识受到派遣的时候,就会开始分别,跟那些心所的伙伴们一起合作,制定一套理由,建立各种观念。但这些都是无明系统里的东西,一无可取,有的只是各种错乱。而且,为了支持那些错误的心态、行为,还会找出各种理由,这就是心上的运转系统

像这样,第六意识一旦确立了理由,就会明目张胆、堂而皇之、毫不羞愧地去做。如果外界环境也是一团混乱,既没有正法的约束,也没有舆论力量的控制,那大家心里的邪见就会互相传染,越来越增胜,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了主流思想。所以,现代人会很简单地认为,这就是时代主流,我们都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即使是佛法,也需要彻底更新,紧跟潮流。这是多么可怕!

实际上,正法是一条心上的轨道,它是永恒不变的,皈依法是要完全遵循正法来走的,所以,有那种观念的人说直白点就是附法外道。而且这种人具有很强的欺诳性,表面上看好像在说佛法,整个一套佛法的词语都说的来,最高的理论也都能谈,然而他心里却认同现代的邪思想,有很深的错误观念。这两个东西一合起来就非常可怕了。

他们会认为,现在距离释迦佛已经将近三千年了,还需要像过去那样修行吗?看到有人遵循传统来修行 ,就会说:“现在距龙树菩萨已经两千多年,离米拉日巴尊者也将近一千年,我们怎么能跟那些圣者菩萨们比?”这就是他推托的理由。意思是我们不必要那么做,不必对自己要求太高。这种人还算是恶劣度轻一些的。更恶劣的人会说:“我们是新时代的人,凭什么勉强我做那些古人的事!”完全是排斥、抵抗的态度。

但是,心不低下来,踏踏实实去做的话,恐怕连一分的修行也出不来即使表面上做了十万次大礼拜,但也只是成了做运动,根本没有诚敬的内涵。这一点看他平时的表现就知道。意思就是,如果真正礼拜十万次的心都发得出来,对于三世一切佛能够全体匍匐,恭敬作礼的话,那为什么在生活中,见到别人连一个小点头也没有?其他的弯腰、鞠躬,或者跪下、五体投地,这些更是免谈。这样的话,他的礼敬在哪里呢?难道离开了现前的身、语、意,还在别处有一个礼敬吗?

这时候,他们就会找理由说:“我的礼敬是最高的,不需要这些著相的修法,坐着安住就是礼敬。”但莲师曾说:“见比虚空高,取舍较粉细。”佛菩萨们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全都是合乎正法的。如果你的修行最高,那为什么行为上做不到呢?可见这里面有天壤之别。


⑤改正恶习,当下做起

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扯掉过去伪装的假面具,就要在实际的心行上改过,在痛处上下手。如果一直不肯改,虽然可以伪饰出一副好修行人的样子,但吃亏的终究还是自己。就像一个癌症患者,体内有无数的癌细胞。他再怎么整容,表面上看起来再好,癌细胞不消除的话,内脏、肌肉、骨骼等迟早会被腐蚀掉。像这样,不能真正改过,就提不起正面的力量,修法的活力就一点也出不来,最后还不是葬送自己吗?

念修《普贤行愿》也一样,邪见没消除,善心发不出来,口里念着,心都是假的,当然不会出现大的效果。心里真正愿意修普贤行,那就肯定有效果,而且念一次就有一次的效果,修一天就有一天的转变。经文后面说到的利益也会逐步出来,能够消业,开出各种各样的功德,而且能真正实现人身的价值,也就是“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这是因为他遇到了《普贤行愿》,借助这种善因缘的力量,善根一下子开发出来,就开始知道该怎么走了。就像憨山大师在《普贤行愿品题辞》里说的譬喻,金转轮王梦到自己堕在无间地狱,感受极大的痛苦,无人可以救拔。他那时感到非常怖畏惶恐,一边拼命地奔跑,一边不断地狂呼,但怎么也逃不出去。这时候有一个人在旁边猛地一喝,然后他马上醒过来,才发现过去各种苦事全都没有,功德受用本自现成。就像这样,转的快的话,普贤行很快就能开展出来。如果习气很深,转得没那么快,但至少已经知道了方向,明白该怎么走了。

这跟前面的情况就截然相反。这上面一旦觉悟,人生就出现了大的转折,从此就把“普恶”变成了“普善”,开始往普贤上走了。过去心里只有一个我执,所以在善法上是一片荒漠。现在破掉了我执,开始立愿,开始苏醒佛性,结果就出现了一片绿洲。这样就从过去的满恶变成了满善;从过去的废一切修,变成了入一切修。而且开展出了无量的善行,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身心、语言、态度、做法等都不一样了。

那么,要从哪里转换呢?就从一念觉悟开始。当然,刚开始转的时候,由于过去的恶习很坚固,一开始会有一些不自然、不适应。就像手冻僵了要伸直的时候会有一种阻力那样,因为执著的力量太强,所以会比较笨拙,难以开张。但这时候必须咬紧牙关,勉励而行,在难处上克服,跟自己的恶习对着干。这样不断地进行,逐渐就会成为普贤行海中的健将。之后全部的生活都是在建立普贤道场,修行的活力不断地开发,最终就会圆遍法界。

像这样,首先要对普贤行开启胜解,获得确认不拔的观念,之后就要开始努力地发愿一旦有了行愿力,具备了誓句身,就要在一切时处都尽量地积资净障,真正把普贤行受持在心里,随学善财童子,这样做才能速疾到达菩提果位。这时候心完全是开的,从这里才会真正踏上转换生命的大道,才能逐步开发出内心的力量。不能说反正跟着大家学嘛,一起念念,今天又要共修,那我就跟着念几遍。等过几天有了新的修法、仪轨,我就不看这个了,去看看新的书,换个经文念念。这样的话,学法就等同儿戏了。

所以,心里必须要有一种内涵,要有内在善根的涌现,而不是隔靴搔痒,根本触不到心上,那能有什么用呢?其实,心上真正起来的时候是有很多变化的,它是有血有肉的修行。天天就要在这上面转化,要针针见血,念念落泪,时时痛改,每天都要在这个道上非常恳切地行持,否则只会流于儿戏。这样的话,只是谈玄说妙,口头辩论,会有什么用呢?只会越谈论我慢越大,那种假自在有什么利益呢?无非是用一个“空”来粉饰自己的我执,不愿意做任何改变罢了。

真正开始转变后,变得越大,习气化得就越快。之后心就完全扩张了,这样大法一来,他很快就能进入。否则障碍还很重,法怎么可能入心呢?只会像石头上洒甘露一样,入不进去。所以,就要在这上面从粗到细,再到极细,一步一步地把障碍破掉,最终就真正成为大器了。那时心的敏感度,那种内心的抒发都是不一样的。能这样转变,就天天都有进步,这才是真正在菩提路上步步前进的修行人。

否则的话,就像前面说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知识的脑袋越来越大,里面装满了信息,而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各种知见混杂在一块儿,最高的跟最低的搅合在一起,还充满了各种世间的邪执,形成了一个个顽固的瘤块,很难处理。相反,德行的身体缩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不肯行动。现在的趋势已经成这样了。


如果我们画一幅现代人内心状态的漫画,那就是一个人坐在一间孤岛式的房子里,面对着信息时代的代表——电脑网络。他有一个很大的脑袋,代表着最活跃的第六意识,之后就像鬼魂一样不断地在网络中漫游。同时,他的身体不断地缩小,阳气越来越微弱,最后整个人就不动了,躺下去死掉。然后在恶趣里又找到了他的身影。这就是知见和德行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糟糕。

法王如意宝在《教授取舍之道》里说,见解和行为要“常时并运此二分”。现在的人不仅不并运,单在见上都有很大问题。比如,不喜欢谈论善恶因果,那怎么会有正见呢?不仅如此,还把最高的法性见——无因无果,跟最低的断灭见——拨无因果合在一起;把果地的自在,跟自己的任性妄为合在一起;把自性是佛的佛慢跟我执范畴里的自我尊严混合起来,他就喜欢这些。这样的话,学再高再深的法,自己心里的邪执没破掉,自欺没有窥破的话,都得不到真实利益,而且会非常危险

要知道,任何一个法透到当事者的心里,他都会自然进行一种过滤,有他自己的一套转化。由于内在的邪见系统没有变,任何一个法过来,它都会在里面重新组装一遍,就不再是正法原本的意义了。之后就把你给骗倒了,蒙到死为止。这就看出,最初步的邪执没有破掉,就有很大的危险性。它会在这里面组装成各种各样的系统,而且都是以正法的面目表现,甚至以无上大法的样貌出现,这就非常危险。

那么,落实在行为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实际上,见和行是资助的,智和悲也是统一的。如果空修得好,那悲自然就出来了。但修空之后反而堕于偏枯,说明肯定是入了歧途。同样,见修得好,行就出来了,否则只会越来越喜欢积累知识。这就是出现偏差的地方。而且,闻、思、修也是不相脱离的。闻思好了,修行自然就出来,修行一出来,就开始离过显德了。

像这样,大家要在自身上严密地检查。如果学法的时间越长,修得越久,不但没有进步,发现自己的心反而变得更刚强了,惰性越来越大,善的心念和行为都没有出来,那就表示已经走入歧途了。所以,有没有进步就要观察自己的状态。看善心多了吗?烦恼少了吗?行持得力了吗?对法的信心、皈依心坚固了吗?这些都是要经常检查的。


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回顾
普贤行愿大亿修|愿海心髓大亿修【报名链接】
2018金刚萨埵共修倡议
如何学修佛法丨1.佛法的核心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普贤行愿大亿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