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恭敬求法,多一分恭敬就多一分功德 Back

恭敬求法,多一分恭敬就多一分功德




佛法要在恭敬中求,多一分恭敬就多一分功德。


◎ 《毗奈耶经》和《本生传》中提到:在讲经说法的场合,不要对态度不恭敬的人,没生病却包头巾或戴帽子的人,打伞、拿手杖、带凶器的人说法。听闻佛法时,要怀着谦恭之心坐在低处,举止温顺调柔,喜悦地注视上师,专心听上师的开示,像饮用甘露一样。


◎ 在听闻佛法的时候,要把自己看作病人,把佛法看作良药,把上师看作医生,把精进修持看作服药治病。


◎ 在上师讲法前,摆设法座、铺陈坐垫,供养曼陀罗、鲜花等,是布施;洒水清扫,遮止自己不恭敬的行仪,是持戒;不损害包括缕蚁在内的含生,忍受疲惫劳累和种种不适,是安忍;断除对上师及正法的邪见,满怀信心和喜悦之情听法,是精进;心不散乱,专心致志谛听上师教言,是静虑;勤于思考、遣除疑惑,是智慧



◎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为了求法,哪怕只是求四句偈颂,都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相比起来,我们为了求法受点累,苦一点、脏一点,实在都算不得什么。


◎ 以前每逢法王如意宝上课的时候,听课的人都特别多,经堂里坐不下,大部分人得坐在外面。我也经常在露天听课,夏天坐在烈日下,冬天坐在风雪里,下雨也不打伞。不光是我,大家都这样。可人人都踊跃欢喜,觉得能遇到法王如意宝这样的具德上师,能听闻甚深教言,是无数劫积累资粮的果报,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在意身体上所受的这点辛苦


后来学院有了新的大经堂,能容纳很多人,大家不用再坐在经堂外面,可是每天上课大家还是会提前去,抢着坐经堂中间的天井,哪怕这意味着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坐在结冰的水泥地上,就因为坐那能看见在三楼讲课的上师法王如意宝!



◎ 听法的时候要认真,不认真听讲,别说佛法,世间法也不一定能听懂。如果不能完全理解所讲的内容也要坚持听,佛法的内容都是佛陀和祖师们传承下来的金刚语,这些话语本身就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只要发心清净,认真地听闻,功德一样很大。


◎ 即使是天空中的小鸟、地上的爬虫,听到法会上海螺、法鼓的声音都会种下解脱的种子。


听法的时候不要走来走去,不要东说西说,要认真专注。不要身在经堂里,意在经堂外。手头上的事都要停下来,念经、转经都不能做,其他的行为更不可以。



◎ 要怀着对三宝的恭敬认认真真地听法,听法的人如果对讲法者和所讲的佛法没有恭敬心,过失非常大。


◎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上师的开示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这些技术保存和传播。这一方面使大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主动选择听法的时间和环境;但另一方面,听法时心猿意马或昏昏欲睡的情况就更多了。


◎ 末法时期遇到善知识很难,你们知道有戒律清净的法师宣讲佛法时,一定要去听闻。法师们宣讲佛法也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不管是当地的法师还是外面请来的师父,观察以后向他求佛法,真正地求,求到后好好修持。


佛法何其珍贵!任何人,不论示现贫贱还是富贵,只要他能教我们佛法,哪怕一偈一句,都是我们礼敬的对境。


◎ 根据所处时代、社会环境、受众不同,说法者对佛法的诠释会有所不同。如果其诠释与佛法的基本义理,比如因果、悲心等相一致,那么即使说法者是名不见经传或行为乖僻的人物,他所说的都值得信赖和遵循;如果所诠释的与佛法的核心义理相违背,不论说法者名气多大、地位多高、看上去多么清净庄严,都不能想当然地全盘接受。不是他讲的佛法不对,而是他对佛法的解释有待进一步推敲。


——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

闻思修“恭敬求法”





《寂静之道》第二部闻思修



每天
“阿弥陀佛圣号念诵”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