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详解》22:正论之十八
本期摘要|Table of Contents
空性也不存在。
单纯的空不是究竟的观点。
(4)空性也不存在
空性是不是唯一的真理呢?也不是。为什么呢?因为,首先在我们的观念当中,要有一个不空的东西存在,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与其相反的概念——空性,然而,从物质的本性来说,无论空还是不空,都是不存在的。
比如说,因为世界上有了大象这个动物,所以在人们的观念当中会有大象存在或者不存在的概念;如果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大象,那么,在所有人的观念当中,也不会有大象这个概念,既然如此,又会不会有大象不存在、大象是空性的概念呢?绝不可能。
在我们的观念当中:当一个原本存在的东西没有了,它就是空了——“色即是空”就是这个意思,受、想、行、识,也这样依此类推。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空性。
其实,所谓的空,必须要观待一个不空,如果色、受、想、行、识从来就不存在,又怎么让它们去空呢?因此,单纯的空也不是究竟的观点。
虽然代表空性和大空性的名词——中观“自空”和“他空”,是由藏传佛教的佛学家们创造的,但它们的内涵,却在古印度的经典当中早就存在。
在中观当中,没有任何执著,包括空和不空都放弃的境界,就是他空大中观;仅仅破除了物质的实有,而剩下一个单纯的空性,则既不叫小中观,也不是大中观,而是普通的中观,也可称之为自空中观。
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我们却不能丢开这个“空”字。佛书里面也说过:当我们有病的时候,就必须要吃药;当我们疾病痊愈的时候,就不需要吃药了。意思是说,当我们还有执著的时候,就不能把空性的观念丢掉;当我们彻底抛下执著的时候,空性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说来说去,空性也只是一种方法而已。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不但不能丢开空性,而且还必须设法建立起一个坚定不移、牢不可破的空性观念。只有依靠这个空性观念,才能把我们引向一条正确的光明之路。如果现在就丢掉空性的观念,那就成了无记的见解,这样是会走弯路的。虽然实际上空和不空都不存在,但现在我们却要把空性看成是唯一的真理,看成是所有物质的基础。
下期预告|Forthcoming
最后的本性。
心的本性光明,才是万事万物最终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