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有个好习惯,只要有孩子,就尽量让他读书。
可是,现在的很多书对人生没有什么引导,从中读不到人类智慧的结晶。
有些父母觉得给孩子留财产,让他读大学,对孩子非常好。但如果孩子只懂科技文化知识,即使非常聪明、很有能力,却特别狡猾、心肠恶毒、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长大之后,对自他不会有实在的利益。
放眼看看各个城市的“少年宫”“明星摇篮”“奥林匹克培训基地”等就可以知道,很多孩子的业余时间,都花在写写算算、唱唱跳跳、游戏玩乐上面。虽然掌握一些演算写作、琴棋书画等特长,据说能增强孩子的竞争能力,但究竟而言,对孩子长远的前途会有多大帮助,真的很难说。
所以,这十几年来,很多学者、教授、知名人士都提倡儿童读经,在国内外建立了一批读经班。我也在几年前开始提倡儿童读经,虽然名称相同,但管理和内容有所差别,主要是让孩子学习佛教经论,同时兼顾一些《四书》《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经典。
记得有些教授将儿童读经的教材,划分为四个级别:最高级的是“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第二级是《诗经》《易经》《老子》《庄子》等;第三级是唐诗、宋词、元曲等古文;第四级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童蒙典籍。
读诵古代传统经典,对孩子的身心非常有益。比如,《大学》有2000字左右,讲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它既是修身之法,又是治国之道,孙中山对其评价极高,称为“中国独有之宝贝”。
《中庸》有4000字左右,“中”是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是永恒不变之意,《中庸》就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令自己有能力协调、平衡各方面的关系。
《老子》有5000字左右,是不凡的智谋奇书。此书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例如,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就是运用《老子》的思想进行科学研究,并获得了诺贝尔奖。事实证明,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论语》约15000字,其中充满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形象生动地教我们洞察人生、了悟人生。很多大学生学习《论语》后,整个身心有极大的变化。如《论语》第一篇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就是,做人首先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就出现了。恭敬父母师长、爱护志同道合者,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我们一生中若能以这样的理念来定位,会得到非常大的利益。
多年前,我也曾应马来西亚一些人士的请求,根据现代小学普及的课本内容,再加上北传、南传、藏传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识,编了一套《儿童佛教课》。该书所汇集的故事和道理,孩子们都可以接受,同时按照现代教育方式,穿插了很多生动的图画,以便于他们深入领会。如今很多没学过汉语的藏族喇嘛,依之学了不少知识,汉地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它爱不释手。
我不敢奢望孩子们的佛学教育能到达中学、大学的水平,但有小学水平也心满意足了。他们长大后起码不会诽谤佛教,见父母学佛也不会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封建迷信。
真正丰厚的家产,是让孩子在爱心和悲心的孕育中成长,这对他的一生,乃至生生世世,都有无穷的利益。
感谢关注索达吉堪布官方公众号:sdjkb2014
账号: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