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入行论广解》166课 * 小测 Back

《入行论广解》166课 * 小测


1

关于本课科判,以下哪些说法正确的是?

A. 深入对境无我,是为了生起有境般若智慧;

B. 人我是在五蕴上安立的;

C. 分析蕴而总破是在破俱生人我执;

D. 对境无我分为人无我和法无我。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心和境有特殊的关系,如果认为外在是空性,心就安住在空性的状态。因此为了生起有境般若智慧,需要深入对境无我。所有的空性都包括在人无我和法无我中。人我是指实有的有情,是在五蕴上安立的。对人我产生执着的内心状态叫人我执,又分为俱生人我执和遍计人我执。】





2

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人无我、法无我的概念?

A. 郎朗在台上忘我的弹着钢琴,他已处在人无我的状态;

B.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C. 垃圾桶里的废品没有人要,这叫法无我;

D. 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D

【解析:见法本,其实此处的我不存在,是胜义中实有的我不存在,而名言中如幻的我依靠因果所依是存在的,但这种存在并非实有。】





3

本课中观察人无我的推理方法,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从六界的侧面进行观察;

B. 牙齿不是我,否则将有32个我;

C. 脂肪不是我,否则减肥以后我执也会减少;

D. 通过“非我”,打破我的所有施设处,从而得到无我。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见颂词2。本课的观察方式是从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的角度,通过一一观察支分不是“我”,打破“”的施设处,从而得到无我。支分和我的法相不相符,支分是多分、无常的法相,“我”是常、一的法相。





4

关于七相推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和五蕴不是一体,否则将有多个我;

B. “我”和五蕴不是他体,否则车零件之外还有一个车;

C. “我”不是支分的聚集,否则一堆车零件也等同于车;

D. 支分的集聚的形状,不能成立实有的“我”。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见学习笔记颂词详解2补充部分。《入中论》通过车的比喻观察了“我”和五蕴的七种关系,从而遮除了实有“我”的概念。】





5

麦彭仁波切用花绳和蛇的比喻想要说明什么?

A. 只听闻人无我道理还不够,不能立即消除我执;

B. 只有通过反复思维、细细寻伺,最终才能发现“我”不可得;

C. “我”只是幻觉,打坐放松到一定程度就能见到“无我”;

D. 缘着五蕴产生“我”,纯粹是一种幻觉。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D

【解析:麦彭仁波切的比喻说明了抉择人无我的三个过程:1. 缘五蕴产生“我”的幻觉,产生种种痛苦;2. 听闻善知识教言,了解到无我的道理;3. 通过反复思维、观察最终发现“我”不可得。



相关内容

《入行论广解》166课*笔记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