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国际佛学网 >> 如何摄取佛法的精华?——索达吉堪布强烈推荐《大圆满前行》 Back

如何摄取佛法的精华?——索达吉堪布强烈推荐《大圆满前行》

索达吉堪布 国际佛学网 2017-06-28


《大圆满前行》是一切佛法的精华

《大圆满前行》(又名《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是我比较熟悉的一部法,多年来一直在学习和修行。


《大圆满前行》这个法,源自“龙钦宁提”。“龙钦宁提”是晋美朗巴大师的意伏藏法,传承并汇集了龙钦巴尊者所有宁提法门的精华。大师将其传给如来芽尊者,尊者又传给了华智仁波切。华智仁波切经过多次聆听后,将上师的教言理成文字,成就了今天这部《大圆满前行》。


本引导文是一部引导修行的论典,在藏传佛教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自成书以来,倍受各教派的上师大德们推崇,并得到广泛弘扬。论典内充满窍诀,这是人们争相学习的原因。佛教有一种常识:修行依靠窍诀,离了窍诀无从修起。


去过佛学书店的人知道,尽管千经万论摆在那儿,但如果让你选,却不知从哪一本开始;要是依次学习,这么多书籍文字,一辈子学都学不完,更不用说修了。所以,想用短短一生修行的人,选择这部融进了祖师的实践、归结了所有窍诀的教言,也在情理之中。


重要的是,这些窍诀并非无序,它完整介绍了藏传佛教的修行次第。它不仅像格鲁派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噶举派的《解脱庄严论》一样,把修行旅途中最初发菩提心、中间积累二资、最终证悟佛果的道理讲述得一清二楚,更以贴切的公案和详略得当的阐释,指出了修行重点,同时还从证悟和过来者的高度,教诫了修行中最易出现的偏差和歧途。


所以,当我译完后,我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在为本论题写的序中说:“此《大圆满前行》不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胜窍诀要点……此深法摄集了藏地兴盛的萨迦、格鲁、噶举、宁玛派的引导文及广弘于汉地的净土、华严、禅宗等一切显密修要,并且具有持明传承殊胜之加持……”我在多年研究、修习和传讲的过程中,终于也了解上师这番话的深意,我相信:懂得并修行《大圆满前行》的人,就是在修行一切佛法的精华。

译本和传讲

这部论典在1999年译完后,成了我所译经论中最受欢迎的一部。这样严肃的修行论典会受到欢迎,从中可以推知,今天的佛教徒已对次第法门有了兴趣,学佛也渐趋理性。


我曾以开玩笑的方式总结过自己的几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是1987年到1997年,那时我只是致力于用汉语讲法,还不敢直接译写成文字;第二个十年,是1997年到2007年,此时我的心思已全部转移到翻译上,从《百业经》及部分零散教言译起,接着又译出许多大部头经论,《大圆满前行》也在其中;第三个十年从2007年开始,说大一点,是用网络光盘弘扬佛法,与信众广结善缘,将来如果也能圆满这十年,或许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已将三十年人生奉献给有缘众生,尽了我的一份心意。”


说到翻译水平,我不敢说自己译得好,但我的译文基本符合藏传汉传的译法规律,也能准确传达佛教的教义和理念。受益者的肯定,让我深感欣慰。此前的译本我看过。像郭元兴居士的译本,1989年,我就用这个译本讲过一遍,当时感觉文字比较难懂,有点接近文言文。贡嘎活佛的弟子根桑慈诚也有译本,不过他只是译了个大概,并非一字一句翻译的。


因为觉得有再译的必要,所以我就发了愿,并在1997到1999年之间译完。译完后,又经过多次校对,才有了今天你们看到的这个译本。市面上还有其他译本。从英文译过来的汉译本也有,可能是以早年在欧美发行的英文版为基础。不论你喜欢哪个译本,我想,只要能了解并修行到纯正佛法,就是译者的本怀。译完后,我也讲过几遍。藏地上师们讲《前行》一般是一两个月,多也不过一百天。但我最近这次讲解用了几年时间,今年刚讲完,大概有一百四十多堂课。


我曾说:“可能这是华智仁波切著作《前行》以来,后人讲得最细最广的一次,课时最多,历时也最漫长。”传讲中,我发现作者的词句虽然简单,但里面处处藏有深意,所以我用尽了自己最细微的智慧,来分析每一段公案和教证,乃至一字一句。也是上师三宝加持,从头至尾讲得特别顺利,没有违缘。


发心人员把我的讲解记录下来,整理成讲记,也就是《前行广释》,一共八本。学会的人正在学。我在世时,这个讲记不一定会受欢迎,但历史上也有这么一种现象——有些作品,是在作者离开后才受到关注的。因此,如果有诸佛菩萨护念、护法神加持,或许在几十年后,它对修行人也会带来一定的利益。

前行法不可不修

不论你是初学还是久修佛法,也不论你学的是汉传、藏传或其他教法,前行法都不可不修。


因为前行是一切修行的基础。有了基础的修行,就像掌握了开车技术的人开什么车都行一样,这时候你再修任何法,都是可以的。喜欢高攀大法的人总是不明白,你这样一上来就求大圆满的本来清净、禅宗的明心见性或大手印、大威德的最高境界,不肯修基础法门,不肯积资净障,到头来会非常迷茫。可能这是现今许多修行人最大的毛病了。


不过幸运的话,当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不是利根者——利根者另当别论,也想起了以前不愿意听的教言,开始回归,那就有机会了。我了解不少人是这样,他们“从上往下”修:先修最高的,修不了只好闻思,闻思后再修,还是从最基本的前行开始,一步一步地。这时候踏实多了。


遗憾的是,有些人在不修前行的情况下,也修出了一些“成绩”,但他不知道,这就是冰上建筑。冬天湖面结冰的时候,你在上面造一栋楼宇,雕梁画栋,修饰得似乎相当可观。然而一旦春暖花开,冰一融化,它就倒塌了。因此,不修前行的人,修禅修密修任何法,功夫不少下,时间不少花,但终究不能完成一种真正的修行。


这就是前辈大德重视前行的原因。我的经验也证明这一点:三十多年了,在我认识的汉族道友中,重视前行的人,一路修得非常稳妥;不重视前行的人,也许刚开始也会出点境界、相似神通或感应什么的,但后来这些慢慢都退失了,严重的,还对佛法生了邪见。

堪布阿琼

堪布阿琼是藏传佛教史上了不起的转世活佛、大成就者,他的成就,就是源于对前行的重视和修持。


有一次,他去拜见上师纽西龙多。上师问:“你修持前行的进度如何?”


堪布阿琼说:“上师,我不敢说自己已如理如法地圆满修完了四加行,但较有把握的是,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对世间的荣华富贵看得比较淡……再说对三宝的信心,我认为自己已基本做到了心口不异。”


“噢,能这样当然再好不过……”上师说,“你最好把《大圆满前行》完整背诵下来吧。”


他依教奉行,把整部书背了下来。背完后,又去拜见上师。这次上师显得极为欢喜。以此因缘,后来他的修行非常稳固圆满。


可能是受了堪布阿琼的启发,我们学院也有人发愿背《大圆满前行》,有出家人,也有在家居士。不过后来真正背的时候,有些还不错,但有些刚背到“寿命无常”,就无常了。


背不背倒不要紧,对一般想修《前行》的人来说,能做到常听常看,就很好了。以前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上师法王如意宝要求我们每年学一遍《大圆满前行》。他说:“《前行》不简单,你们每学一遍,心态自然会跟着转变,有殊胜利益。”顶果钦哲仁波切就是每天捧着《前行》,翻个三四页,直到他圆寂为止。


有人说:“前行不是密法,是基础法,老是停在这上面总觉得不好意思。”


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修行又不是为了面子。大德们都那么重视《前行》,我们为什么要轻视它?再说,华智仁波切也讲过:这部《大圆满前行》,说是前行,实际也是正行。

推荐的历史

正因为如此,在学《前行》的人当中,初学佛的人会觉得受用,学佛一二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人,也一样受用。


来的路上高院长说起宗萨仁波切。他说:“仁波切去年有一次说,‘我今年50岁,几十年来,我自己修行、也推荐别人修行的教言,就是《大圆满前行》’。”


当时我想,他是1961年生人,去年50岁,我是1962年的,今年也50岁。50年里,从我遇到这部论典,学习并生起信心那时候起,也已开始为人推荐了。这样算来,我推荐《前行》的历史,有三十多年了。


那是读中学的时候。当时我得到一本《前行》,因为得来不易,所以老是想看。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就在下面翻《前行》,结果挨了几次批评。后来又被老师看到,“索达吉,”他说,“你天天看这些反动思想的书……”那时宗教政策还没完全开放,八几年吧,所以我看《前行》是“反动”的。


不过看归看,也只是兴趣,还不算系统学习。真正的听闻,是毕业前在我们当地一所寺院见了我的上师德巴堪布的时候。


当时他正在举办为期一月的“大圆满前行”法会,我跟着系统学了一遍。学完后,我对“人身难得”有了新的认识,本来就想出家的,现在更有信心了,所以发愿出家。发愿后,我回学校取东西。


那时还不想让很多人知道,于是趁天黑,到他们打洗脚水的地方,等我一个要好的同学。他一来我就抓住他,带到墙后,说:“我要出家,不要告诉别人。我参加了一个月的‘前行’法会,太好了,你和云忠益西也学学《前行》吧。”


后来这个同学车祸死了。云忠益西做了老师,成家立业。七八年前他生起出离心,到亚青出家了。现在修行很好。


这就是我推荐《前行》的开端。出家以后,凡是有人问我“要修行学什么最好”,我都会说:“学《大圆满前行》,学《入菩萨行论》。”


索达吉堪布《大圆满前行》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书院演讲


五十万加行有点累,不想修可以吗?

怎样才能获得佛菩萨最快速的加持?

我为什么这么笨?上师能不能加持我一下?

世界如此美好,你却如此暴躁

全知麦彭仁波切纪念日,作何善恶成千亿倍

不负如来不负卿

警惕!烦恼如影相伴,时时给我们下套

最真实的东西,你往往看不见

自古以来,成就必须依靠这三种方法

做一个懂“风水”的人——索达吉堪布教你取舍吉凶

至诚祈祷文殊菩萨,生生世世变聪明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你,当下还可以做些什么?

佛教不是“死亡宗教”

行走红尘,莫忘生生世世的约定

没有永不分离的师徒——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现代人的“第九无暇处”,有你吗?

法会最后一天,可获得无量功德的圆满回向

喜欢睡觉+懒惰、总生烦恼、不喜欢修行怎么办?

为什么要修五十万加行?修完就消除所有业力吗?

端午真性情,放棕不放纵

轻而易举就能积累大福报的诀窍

请珍惜上师挂吊瓶时间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