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鸠摩罗什大师画传(十) Back

鸠摩罗什大师画传(十)

 鸠摩罗什大师画传(十)

 

  果然,几天之后,吕光的部下梁谦、彭晁率部叛变,但由于吕光有所防范和准备,及时派兵镇压,没费多大力气就将叛乱平定了,并活捉了判军将领。这一事件后,吕光对罗什格外尊重和信任,罗什被迫留在凉州,当了后凉政权的国师。

  龙飞二年(379年),据守在张掖、临松、卢水一带的沮渠男成和他的堂弟沮渠蒙逊等人起来造反,他们把建康太守段业推为盟主,以壮声势。吕光派儿子秦州刺史太原公吕纂率领五万大军前去讨伐。原以为段业一伙不过是乌合之众,吕纂战功显赫,定能得胜,却不料劳保纂全军覆没,只带了几个小卒狼狈而归。吕光一气之下卧病不起,传位太子吕绍,不久便死了。

  吕绍继位后,在吕纂的逼迫下自杀。绿纂自立为王,改年号为咸宁。绿纂称王之后,包括他的弟弟的几个儿子,个个心里不服,虎视耽耽,寻机下手。吕纂却浑然不知。咸宁三年(401年),吕纂被堂兄吕超杀死。吕超拥护自己的哥哥吕隆做了后凉国的新国王。

  虽然从吕光到吕隆,都给予罗什相当的信任,但他们都不信佛教,不支持罗什的译经弘法活动,罗什除了每天读经之外,就把大量时间用在学习汉文上,为将来在中国弘法做准备。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话,对汉文也能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姚苌知道苻坚攻打龟兹国,为的就是鸠摩罗什。他攻下长安后,曾派使者去凉州请罗什去长安。可是罗什足智多谋,对如此大智慧的人,吕光怎会拱手让人而对自己不利呢?姚苌去世后,姚兴即位,姚兴又派使者去凉州交涉,也碰了钉子,但姚兴并未就此罢休,他在等待时机。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三月,庙庭中生出一棵连理树,逍遥园里的葱也变成了香草,大家都联想到会有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纷纷上表启奏,要求发兵攻打后凉,迎接鸠摩罗什。

  五月姚兴派遣陇西公姚硕德西伐凉州。后凉因王室连年自相残杀,臣下不断谋反,已经没有实力抵挡,几仗下来便被打得大败。吕隆走投无路,只得上表请降。他亲自陪同姚硕德与鸠摩罗什相见。不久,姚硕德即偕同鸠摩罗什返回长安。

  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到达长安。姚兴亲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他为鸠摩罗什接风洗尘,真诚热情地说:“大师降临,真是长安百姓之福。”鸠摩罗什在与姚兴的谈论中,发现他读过不少经书,表示赞赏。

  
  姚兴尊鸠摩罗什为国师,将他安置在逍遥园逍遥宫居住。姚兴是十六国时期有为的君主,他目光远大,注意修学,在京城聚集了大量的儒生和佛教信徒。他深知倡导佛教将有利于稳固他的统治,十分信任的对罗什说:“从今以后,长安的百姓就由大师多加教化了。”

  鸠摩罗什开始思考如何有效地将大乘佛法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问题。他发现以往的汉译佛经不足之处甚多 ,对此,有必要重译:而其他许多重要的佛经更有待于翻译成汉文后讲解。姚兴政事处理完以后,常来逍遥园与罗什谈佛法,精研佛经,讲到玄妙处,便发出赞叹。一次,罗什将自己想要系统地翻译佛经的宏愿告诉姚兴,姚兴当即赞同:“朕请你从现在起就开始这项工作吧。”

  在姚兴的大力支持下,一场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开始了。天下博学认识纷至沓来,长安成为当时长江以北佛教人才的中心。

  姚兴见如此众多的精英会聚长安,非常高兴。他召集学问卓著的僧俗五百多人协助罗什工作。逍遥园中的噌玄堂就成了译经场所。

  译经时,鸠摩罗什拿着梵文本用汉文讲解,与会大众对着旧译本校对,凡新译与旧译不同的地方,就提出来讨论。大家发现旧译本远不如新译义理圆通,而且新译文字简洁流畅,所以对罗什非常信服赞叹。鸠摩罗什白天在澄玄堂讲经,晚上则校对弟子们整理好的经文,常常通宵达旦。

  译经之前,鸠摩罗什总要反复研究,仔细推敲,选择最准确恰当、优美简洁的词句。他非常注意发挥众人的智慧,如僧睿建议将《正法华经》中“天见人,人见天”改译为“人天交接,两相见得”时,罗什就当即赞扬他:“你表达得很正确。”在鸠摩罗什的主持下,译经进行得既严谨又隆重,姚兴也曾亲临译场,躬与译经。

 

欢迎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微信号:WYBS_HK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官方网站及新浪微博。

邮箱:wybs.hk@gmail.com

网址:http://www.wybuddhist.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573842014